这本书是前几天出差在 Dubai Mall 的日本书店购得。

《香料罐儿》是台湾作者陈念萱所著,不习惯看竖排的文字,又是不常阅读的繁体字,在阅读过程中做笔记,经常写着写着就忘记一些简体字怎么写。幸好在长途飞机上,有足够的时间让我细读,从候机登机,看困了睡一下,睡醒了继续看,两次派送飞机餐也谢过,仅要一杯黑咖啡,终于在飞机降落那一刻,翻看到最后一页。作者文笔通俗,整篇没有太刻意的写作技巧,平和地把要讲诉的事情传达给读者,相信在日常生活中,与作者沟通,也会是不难理解。

书中所说的烹饪风格,乃是我一直以来的风格。说是介绍香料、食谱,或者下厨的方式技巧,但却鲜有配图。我也是喜欢这样记录食谱。

也是,即使一篇图文并茂的食谱,有精确到毫克毫升的配方,工艺步骤时间点点滴滴都依照着来做,不同的人,或者做出来都差不多效果,甚至不会太差效果。又有细心的人会发现,不同的人来做,也会有不同的味道,特别是有下厨经验的人来做,会更多揉入自己的个人风格。

我喜欢做中餐,其中一个原因,它是创造性与创意性的作业。当我看一个食谱,多数是关注它的食材搭配,或参考处理方式。我会用自己的方法和风格重新演绎一遍,在这个过程中,感知食材的变化,是一种乐趣。而这本书的作者,就是告诉我们,如何感知食材。

喜欢某事,正是享受其所带来的乐趣。

正如我分享食谱,不会拍摄每步骤的图片,甚至成品图也不会记录。我所关注的菜式,大部分都是家庭中常见的菜式,无论是哪一国的风格,都是生活能常见、可选择,都应该是任何人都能做的。

由于工作原因,接触酱料的研发,也因为在迪拜生活过很长一段时间,每天接触多元化的食物,对香料逐渐有好感、且爱上使用不同的香料在厨房中。香料不是香精,它是香草干透后的状态,是自然产物,用舌尖上的文体来说,它也是大自然的馈赠。也就是说,新鲜时,它是香草、是植物,干燥后是易于保存,且会形成新的风味。

其实我们日常生活中,也是很常用到香草,如广东家庭的厨房,离不开姜葱蒜。若说这些是点缀,但往往很多菜式缺少它们,便失去精彩,纵使是追求原味的粤菜也如此。

我是爱吃的人,无肉不欢,也对纯素食十分迷恋,看完《香料罐儿》,若要做出好味道的素食,能灵活运用香料搭配,便出奇的好味道。

正因我是爱吃的人,无论有钱没钱,无论任何食材,都觉得应该吃好吃的,做好吃的,才对得起自己的胃,对得起食材。不愿意浪费每一次进食的机会,按照一天三餐来说,人一生所能进食其实也可量化,正所谓今日未知明天事,又正所谓吃一顿少一顿,还是讲究点好。(说是如此,由于工作原因,但我也经常对不起自己的胃,要么为了果腹吃饼干面包,要么索性不吃大道理说没时间,对不起对不起。)

最后分享一个阅读本书后得到的食谱灵感:水波蛋,搭配水煮的茎类或块类蔬菜(如芹菜、芦笋、西兰花、椰菜花等)淋上少许带芥末的酱油,作为早餐或前菜,我想是不错的。


相关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