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时候,家里开着一个小卖部,我偷吃过麦丽素,龟苓膏,珍珠奶茶,在罐子里一毛钱五颗的水泡饼。打烂过一瓶雀巢的咖啡,棕黑色的速溶咖啡粒撒了一地,散发出气味让我咽了几下口水,偷抓一把放进口里,真是好苦。
刚上高中时,网络游戏已经玩腻,但去网吧的习惯改不了,开始接触各种各样的信息,以网页设计、网站运营为主。遇到一位网页设计师,他的主页主调是咖啡色,很多关于咖啡文化的内容,精致的插图和排版,适当的 gif 动画图片点缀,无缝的背景轻音乐,即使以今天的审美来看,仍然是一个好设计,彷佛置身于一个咖啡馆里。
这一下勾起了我脑海里那一段记忆,那把散落在地上咖啡粒的苦味已经没有什么感觉,而那阵迷人的咖啡香在脑海中久久不能消散,我开始接触咖啡和尝试喝咖啡。
在我没有喝咖啡前,牛奶是我最爱的饮料,所以我入门的咖啡,是拿铁和卡布奇诺,或者天气热的时候,点一杯什么都有的摩卡。那时小城市没有星巴克,现在开了好几家,而我不再喝拿铁和卡布奇诺,对比起星巴克,我喝得最多的是麦当劳的咖啡。麦当劳的一杯咖啡,以美式咖啡的形态出现,我只在特别累特别困的时候,会加上两个奶球和两个糖包,喝完一杯后才能入睡。是的,有的人觉得咖啡是醒神,我用它来安眠。
我不喜欢被有瘾的事物影响自己。还是在校学生时,我也吸烟、喝酒,然后觉得这能有助于创作。后来我没有吸烟喝酒了,同时创作也少了,越来越不敢去做创作,我不满意自己所谓的作品。
精神大大不如从前,我一直以为是身体原因,然后也像很多人一样,喝大量的咖啡。我一度迷茫,但内心也清楚,这于肉体无关,是精神上的疲倦。只有实实在在爱着你的工作、爱着你在乎的人,才让你的精神处于积极状态,并且有度有谱地对待,这才有活力的生活。
珠海一位朋友是大学的同学,他开了一家咖啡馆。今天收到他寄来的一个磨豆机和几包咖啡豆,我才把呆着购物车很久的摩卡壶结算付款。
当然摩卡壶做不成咖啡馆常见的那种意式浓缩咖啡,可这有什么所谓。我并不是懂咖啡的人,有去过一家店,点了一杯双份的意式浓缩,要了一杯冰水。咖啡师看我喝完后,来和我聊天,解释他们家的豆来自哪里,口感会偏酸,但后调较好等等。
我一句话也接不上,只好苦笑对他说,其实我不懂咖啡,只是挺爱喝。他失望地离开,以为会遇上一个知音人,至少会是遇上一个有共同话题的人。我没有做咖啡的经验,高中的时候用过虹吸壶做过数次咖啡,每次手磨豆很酸,后来又闲置着在家。而其他对于咖啡的文化或信息,都是在书本上、网络上、或他人谈话中所得到,我并没有亲自接触到,对于咖啡,我只闻到它的香气,和喝过它们。